2024年9月10日,全国对分课堂教育创新共同体公布了第五批认证教师、首批认证导师与高级认证导师名单。其中,36位高校老师荣获首批高级认证导师称号,我院刘志平老师位列其中。刘志平老师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,探索更有效的课堂教学。先后获得了“平顶山学院对分课堂教学专家”、“平顶山学院首届校长教学质量奖、国家“对分课堂教师发展先锋教师”、“对分课堂认证教师”、“对分课堂认证导师”等称号。
据悉,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2014年独创的教学范式,共分为讲授、内化吸收、课堂讨论、师生互动(答疑)四个环节,环环相扣,体现了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。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,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员。内化吸收环节是对分课堂的中间环节,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,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质疑精神。小组讨论时,学生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,还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反馈,这无形中会提升每个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,通过讨论,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,讨到了自己对困惑问题的解决办法。答疑阶段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回应。从而真正做到使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。
